媒體的變革趨勢

辣顆星數位媒體-數位部 │新媒體、數位時代、產業趨勢、人工智慧、AI、媒體轉型
掌握產業脈動 │ AI與媒體的變革趨勢
2025年8月28日
當內容邏輯被重新定義:
過去十年,媒體產業歷經從報紙的傳播時代,到電視廣告的主導階段,再邁入數位網路與社群平台驅動的內容新局的巨大轉型;每一次轉型,都是內容生態與社會關係的全面重構。
而在當下的數位時代,AI正為這場數位革命加上渦輪引擎,正重新定義「內容是什麼」、「誰能生產內容」、「內容與觀眾的關係」,以及「媒體存在的本質」。這不只是科技的演進,更是文化與價值觀的轉變。
AI的出現不是一種工具而已,它是一種推動力, 一種將內容生產力、媒體效率、觀眾參與模式全面重組的「新媒體」動能。
一、內容的生成方式:從人力轉向人機協作
AI技術正在徹底改變媒體的內容生產流程。過往從採訪、撰稿、剪輯到排版都需要人力投入,而現在,AI能協助自動化完成資料搜集、文章草稿生成、圖像製作甚至影片剪輯製作。
以生成式AI為例,ChatGPT 可快速撰寫新聞摘要或社群貼文等,Midjourney 則可生成品牌視覺圖像及動態影像,大幅縮短,內容從構想到出品的時間。這不代表創作者將被取代,而是代表「創作的角色」正在改變——我們從創作者變成了創意導演與策展監製。
二、新媒體的角色定位:從傳播者變成互動平台
過去,媒體是單向傳播的載體,觀眾是接收者;但在AI時代,新媒體轉型為「互動平台」與「內容體驗設計者」。
像是AI驅動的推薦系統,讓使用者每次打開平台都看到個人化的內容;語音生成與語意分析技術,讓Podcast或影音平台能即時生成語音摘要、提供多語字幕,提升內容可及性;甚至,虛擬主播、數位人設與品牌IP,也開始成為媒體的新角色。
新媒體不再只是報導或推送資訊,而是使用者每一次「接觸內容」的體驗與情境。
三、受眾的參與方式:從被動接受走向主動參與
AI也正改變觀眾的「觀看習慣」。當內容被拆分、重組、即時生成時,觀眾不再只是被動接收,而是能參與內容生成、反饋、甚至成為新媒體的一部分。
例如YouTube 的自動摘要工具、TikTok 的AI濾鏡互動、 社群平台的AI小編功能,皆讓觀眾不只「看」內容,而是與「內容互動」、「演算法共舞」的過程。在AI推動下,觀眾期待的不只是「資訊正確」,更是「參與其中的體驗」。
四、新媒體的核心價值:從流量導向轉為信任經營
當AI可以輕鬆產出大量資訊、標題、縮圖與影音,內容的「量」不再是競爭關鍵,「真實性」與「信任感」反而成為最珍貴的資產。
新媒體要面對的挑戰不只是假訊息與AI偽造內容(如Deepfake),更是如何在演算法時代中,保有人味與品牌立場。這代表未來的媒體經營,更仰賴價值觀與觀眾鏈結關係的長期經營。
這不是終點,而是一場再啟動
AI帶來的,不是媒體終結的結束,而是新舊重 塑的交響。它讓我們重新思考什麼是「好的內容」、什麼是「值得信任的聲音」、什麼是「觀眾真正需要的價值」。
對於新媒體建立品牌的過程,真正的課題不在於「要不要使用AI」,而是如何以負責任且具創造力的方式,與AI共創未來內容生態。
Copyright © 2025 NIKEIN All rights reserved.